电渣冶金与电渣熔铸在中国的发展
发布日期:2018-04-02 浏览次数:1306
电渣冶金发展史可追溯到美国霍普金斯(R.K.Hopkins)于1940年提出的凯洛电铸锭专利(美国专利号:No2191470),但由于封闭性生产,技术落后,成分不均匀,一直未获推广。
1958年德聂泊尔特钢厂P909型工业电渣炉(1t)投产并建车间。欧美各国发展电渣冶金先后均引进前苏联巴顿电焊研究院的技术。 世界上独立发展电渣冶金技术仅有中国和英国。1965年英国设菲尔德布朗公司,将一台7吨真空电弧重熔炉改为电渣重熔炉,英国电渣冶金从此揭开序幕。我国冶金工作者在电渣焊的基础上开发出电渣重熔技术,于1958年12月9日炼成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锭,我国电渣冶金从此诞生。目前我国所有特殊钢厂都建立了电渣重熔车间,拥有工业电渣炉86台,年生产能力10万吨,小型电渣炉星罗棋布,产量近3万吨/年。